提問: 劣友
分類:年輕人該不該買保險
優(yōu)質回答
“時代拋棄你時,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。”
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,總以為疾病和死神只會光顧別人。真的別再抱著僥幸心理了,看看我們周圍發(fā)生的例子,這些疾病你還會覺得離我們并不遠嗎?
《2019上海白領健康指數報告》顯示,2018年上海白領體檢異常比率高達98.75%。也就是說,100位公司人當中,只有不到2個人是完全健康的。
當這些真實的數據出現在你面前時,你還會有買保險沒用的想法嗎?孩子們,都不要再傻下去了,這個世界上醫(yī)生能救你,也就只有錢還能再救你了!
學姐說的這些話都不是嚇唬你的,大家看一下學姐整理的這篇文章,就會清楚了:
《重疾險究竟保哪些疾?。坎恢肋@些千萬別亂買!》weixin.qq.275.com
一、為什么年輕人要一定要買保險?重疾險有什么作用?
大家發(fā)揮一下想象力,比如這一刻你已經有了意外發(fā)生,要花很多的醫(yī)療費,倘若不交費,就治療不了,你有足夠的資金去支付嗎?
某些事情上存在即具備一定的合理性,保險公司存在這么長時間,肯定有它的可取之處。
而且我們的生活中無時無刻存在著風險,你永遠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先來,抱著僥幸心理的行為是不對的。萬一遇到意外,會提前通知,那就不叫意外了。
而保險就是為了避免風險的,還可以用來支付治療費用,類似于理財產品、教育金和養(yǎng)老保險的這些產品,保險都有覆蓋。
保險可以你在退休時,照顧你終老;你住院的時候,它也還會提供醫(yī)藥費和生活費;萬一有一天你不幸離開了這個世界,它還能繼續(xù)再照顧你的家人。
我們說容易點就是,保險就是當你面對困難的時候,幫我們有效應對風險損失的存在。
而重疾險就是用來保障重大疾病的,是定額給付的。指的是假如在保障期內出險,保險公司就直接賠你保額,這筆錢你想怎么花就怎么花。
在我們身染重疾期間,工作是做不了了,治療恢復至少要用3-5年的時間,在經濟收入中斷時,又不能影響正常生活。
這個時候,大家就清楚重疾險的重要性了,不僅能支付大額的醫(yī)療費,而且還能轉移家庭經濟風險。
二、重疾險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?
1. 重大疾病并不都是確診即賠
重疾險是給付型保險我們總說,但是并不是指只要確診了重大疾病,保險公司都能立刻賠付的。
重大疾病不一樣,理賠標準也不一樣:
(1)確診重大疾病即賠
像這類疾病萬一要是得上了,不管是否經受過治療,還是有沒有治療的想法,拿到醫(yī)院的申請書即可申請理賠,比如惡性腫瘤(癌癥)。
(2)確診重大疾病,實施某種治療手段后賠付
針對一些比較特別的疾病,保險公司在確診后也不會馬上理賠,要采取一定的治療手段后,才能賠付被保人,像是做了開胸的冠狀動脈搭橋術才會賠付。
(3)達到某種狀態(tài)后賠付
有一部分特定的疾病,要發(fā)展到那個特定疾病的某個階段,才可以進行理賠,就像是腦膜炎后遺癥。
這種疾病可能會使得患者癱瘓,還有一定幾率讓患者產生,言語表達不清,還有引起患者出現癲癇發(fā)作。
另外有可能會引起視力下降,嚴重的有可能導致患者出現智力減退,甚至失明,有可能造成嚴重的電解質紊亂,甚至還引起呼吸衰竭。
關于重疾險理賠,還有很多內容,學姐在這里就不過多贅述了:好奇的朋友可以接著看這篇:
《理賠資料一般有哪些?細節(jié)決定理賠成??!》weixin.qq.275.com
2. 重大疾病分組要留心
保險公司為了下調賠付率,會把疾病統(tǒng)統(tǒng)拿去分組。
講的通俗一點,就是把重大疾病分到幾個組別里,每個組別的疾病只能賠付一次。
在保監(jiān)會規(guī)定的28種重大疾病中,在這當中有6種高發(fā)重大疾病,分別是:惡性腫瘤、急性心肌梗塞、冠狀動脈搭橋術、腦中風后遺癥、重大器官移植術、終末期腎病。
這6種高發(fā)重大疾病,并且提供80%以上的理賠比例。只說惡性腫瘤(癌癥)這一重大疾病,而且設定的理賠比例為60%以上。
所以,將惡性腫瘤單獨分為一組,而且會把高發(fā)重大疾病分成幾個部分。這樣以來重大疾病險買了才不會吃虧,這樣才不會干擾其他重大疾病的保障,才可以被當成是一款合格的重疾險。
除了疾病分組外,重大疾病險還有很多隱藏的雷點你要明白,想知道的朋友建議大家參考一下學姐整理的這篇文章:
《購買保險擦亮眼,不要掉入重疾險的陷阱里》weixin.qq.275.com
三、學姐建議
綜上所述,對于年輕人重疾險是勢在必行了,而且越早買越早享受。
如果各位還沒想明白要買什么重疾險,建議看看學姐整理的這篇文章或許可以幫到你:
《十大值得買的熱門重疾險大盤點!》weixin.qq.275.com
以上就是我對 "二十多歲值得購買保險嗎"的圖文回答,望采納!
全網同號:小秋陽說保險,歡迎搜索!
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
幫你花更少的錢,買對的保險
關注【小秋陽說保險】
解決你所有的保險疑問
微信掃一掃下方二維碼
閱讀更多文章